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2-08-03 15:55:48点击量:
为了更好的留存、传承“药市习俗(禹州药会)”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月12日,受国家图书馆委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定摄制组来禹,为我公司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药市习俗(禹州药会)”代表性传承人朱清山老师的传承人团队拍摄非遗传承方面的相关影像资料。
拍摄工作在禹州怀帮会馆进行。午后的怀帮会馆,巍峨的大殿,华丽的影壁戏楼,在冬日阳光温暖的沐浴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绚彩明媚。
禹州怀帮会馆位于禹州城西北隅,坐北向南,是由清朝怀庆府(范围为今河南焦作、济源全部及新乡原阳地区)所属各县在禹州进行中药贸易的巨商富贾集资兴建而成,用以作为其联谊场所,并保护其资产免遭倾乱。该会馆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落成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3年)三月。在建筑艺术上雄居禹州各会馆建筑之首,享有“十三帮一大片,不如怀帮一个殿”的美誉。怀帮会馆是第八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药商会馆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会馆。此次活动在青山药业副总经理、朱清山老师得意弟子、许昌市级非遗传承人叶文卿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朱清山老师长子朱有洲、青山药业负责人朱改莲、朱清山老师弟子代表逯安新等人分别做了发言。然后由朱有洲老师带领参加此次拍摄工作的传承人团队成员焚香祭拜关公、药王,并依次进殿瞻仰。

关公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有“武圣”“武财神”的美誉,是“忠义”形象的化身,因此成为古代行商之人的参拜对象。药王孙思邈,因其卓绝的贡献,是行医做药之人的参拜对象。

祭拜仪式结束后,药市活动中,中药加工炮制过程中的各项技艺一一开始呈现在摄制组镜头中。
切制场地,眼不看刀,手起刀落,刀刀见边,片片见白……我公司创始人朱清山老师曾在央视舞台现场表演的“盲切百刀槟榔”的中药切制技艺,今天在其两位儿子身上,再次呈现!朱清山老师的次女、青山药业负责人朱改莲老师,在现场亲授百刀槟榔技艺要点。
炒制,由朱清山老师的得意弟子、青山药业采购经理、许昌市级非遗传承人、中药饮片炮制大赛第一名获得者宋占勇老师出镜。火候的把握,辅料的添加,起锅的时长……麸炒白芍的炮制,一切尽在宋占勇老师的掌控之中。干脆利索,恰到好处,赢得众人争相学习。
更加难得一见的是,朱清山老师的另一得意弟子、同为许昌市级非遗传承人、中药饮片炮制大赛第一名获得者李敏生老师,现场示范了禹州象鼻满月刀的维护修理技艺,引起众人围观。晾药、拣药,鉴药……同为朱清山老师之得意弟子,各位老师相聚一起,品鉴交流,共同学习。

此次拍摄,将使禹州本地传承上千年的药市习俗风貌和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永久保存在国家图书馆档案库,供世人及后人了解学习。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据2018年10月该馆官网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000TB,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尊古炮制,匠心守正,传承非遗,福兆万民。这是我公司创始人朱清山老师的遗愿,更是青山药业的使命必然。
青山药业,将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及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的道路上,矢志不渝,一往无前!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